 前言
 
 前言
 一榫一卯之间,一转一折之际
 是中国古典家具之魂
 
 
  
 榫 卯
 SUN MAO 
 
 
 榫卯,中国家具的灵魂。
 
 一榫一卯,一转一折,凝结了中国几千年传统家具文化的精髓,沉淀着流转时光中的大国工匠精神。
 
 
 
 
 你听说过,不用一颗钉子,就能打造出严丝合缝的精美宫殿与物件?
 
 又是否知道,能让小到桌椅板凳,大到雕栏画壁,器具与器具相扣密合的方式不用外物相助,就是物器本身?
 
 
 
 榫卯连接的花几
 
 当古典的千年东方美学遇上现代的国货潮流,元吉造物带您用榫卯家具结构篇简易的解读穿越千年的最潮连接!
 
 榫卯,这种古代中国家具设计的主要结构方式,经历了长久的尘封以后,近年来又以其精妙的构造,重新吸引了很多现代年轻人的关注。
 
 
 
 榫卯结构
 
 榫卯结构既能展翅房梁宝殿之上,又能用于寻常百姓之家,在世界工艺史上也成为独树一帜的存在。
 
 
 
 陕西西安汉长安遗址复原设想鸟瞰图
 
 唐代以前的古人多席地而坐,此时家具大多重心较低,形态偏厚重,对榫卯结构性功能要求相对较低。
 
 
 
  
 电视剧《琅琊榜》剧照(故事架空背景为南北朝时的梁朝)
 
 
 唐代床、椅等高脚家具形式传入中国后,古人坐姿的改变便加大对家具的承重要求,此时榫卯结构被频繁的用在家具设计上。
 
 经过宋元时期的发展,中国传统家具终于在明代达到了顶峰,这也是中国家具史上最高的巅峰。
 
 
 
 
 宋代绘画中的家具,宋《蕉荫击球图》
 
 
 
 宋代绘画中的家具,北宋宋徽宗《听琴图》
 
 
 
 元代抽屉桌
 
 
 
 榫卯连接的明式家具
 
 
 
 接下来介绍几组榫卯在家具中(框架系统)
 
 的具体应用
 
 
 
 
【连接立木与横木之间的:粽角榫】
 
 以足腿的立木作支柱:横木的枨子、牙子作联结材,支撑案面,在足腿与案面之间的支撑多采用粽角榫的榫卯形式。
 
 
 
 
 (上)带板粽角榫
 
 
 
 (中)双榫粽角榫
 
 
 
 (下) 传统粽角榫
 
 
 
【连接立木和横木之间的榫卯:插肩榫】
 
 插肩榫为横木与立木之间的支撑起固定作用,是我国传统家具中“牙子”的主要来源方式。
 
 其不仅仅稳定了横木与立木之间直角关系,使其不变形分散由上而下的压力,同时还有一定的美化装饰作用。
 
 
 
 
 云型插肩榫 
 
 
 
 扇形插肩榫
 
 
 
 夹头插肩榫
 
 
 
 
【粽角榫与插肩榫的结合】
 
 高束腰抱肩榫、挂肩四面平榫,将粽角榫的支撑作用与插肩榫的固定作用充分结合,使整个家具的框架系统更为稳定。
 
 
 
 
 高束腰抱肩榫
 
 
 
 挂肩四面平榫
 
 
 在粽角榫与插肩榫的结合之后,家具下方往往再加上牙子对整个框架系统再次固定,重重固定之下使整个系统牢不可破。
 
 
 
 加牙子无束腰腿足与案面结合
 
 
 
 一腿三牙结构
 
 
 
【连接枨子的榫卯】
 
 枨子的连接方式,同样是发挥木质材料在纵向上的耐性,枨子固定几个足腿的受力方向,将所有的受力集中在纵向上,提高整个框架系统的使用年限。
 
 
 
 
 方腿方枨的连接方式
 
 
 
 园方结合的连接方式
 
 
 
 多个枨子之间的交叉固定
 
 
 
 多个枨子之间的交叉固定
 
 
 
 椅盘边抹与椅子腿足的结构
 
 
 
 
【链接两块横向木材和弯形材料的榫卯-楔钉榫】
 
 楔钉榫的作用是用来连接弯形木质材料,多见于圆形、桌圈椅等。
 
 楔钉榫通过两片榫头各出一节小榫头,分别插入对方的榫眼,最后还加上一个方形榫钉,贯穿两个榫片的交接处,这样就巧妙解决了横向的受力问题。
 
 
 
 楔钉榫
 
 
 
 圈椅顶部的弯曲木材多通过楔钉榫连接
 
 
 
 
  
 圈椅榫卯连接处   
 
 
 
 玫瑰椅
 
 
 
 
  
 
  
 古典榫卯衣架      
 
 今日以上简介,不过只是一些基础榫卯在家具中的应用。
 
 正如《营造法式》所言榫卯“有定法而无定式”、由今视昔往往是一叶障目,不见泰山。”
 
 榫卯命题过于庞大,本文仅为抛砖引玉,多有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指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