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记载:“大雪十一月节,至此而雪盛也”。
 
 2021年12月7日5点56分,即农历的十一月初四星期二。
 
 
 它在冬季的节气里排行第三,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55°。
 
 古人云:“大者,盛也,至此而雪盛也”。到了这个时段,雪往往下得大、范围也广,故名大雪。
 
 
 它的到来意味着真正进入深冬时节了,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措施。
 
 
 
大雪三候
 一候鹃鸥不鸣
 此时因天气寒冷,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。
 
 
 
 
 二候虎始交
 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,正所谓盛极而衰,阳气已有所萌动,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。
 
 三候荔挺出
 
 三候荔挺出
 “荔挺”为兰草的一种,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,为来年的生长做准备。
 
 传统风俗文化
 大雪腌肉
 
 
 传统风俗文化
 大雪腌肉
 大雪节气习俗之一就是腌肉。无论是家禽还是海鲜,用传统的制造办法,将新颖的原料加工成香气逼人的美食,以迎接行将到来的新年。
 
 吃红薯粥
 
 吃红薯粥
 大雪当前气温逐步变冷,人们屋里屋外都非常留意保暖,鲁北地方有“碌碡顶了门,光喝红黏粥”的说法,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,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。秋冬吃红薯还有防燥的成效,但不能多吃。
 
 欣赏封河
 
 欣赏封河
 “小雪封地,大雪封河”,南方有“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”的自然景观,北方也有“雪花飞舞,漫天银色”的诱人图画。到了大雪节气,河里的冰都冻住了,人们可以纵情地滑冰嬉戏。
 
 兑糖儿
 
 兑糖儿
 “糖儿客,渐渐担,小息儿跟着一大班。”每当“大雪”节气前后,温州街头就会呈现一种“兑糖儿”的局面。
 
 大雪养肺的准则
 动能养肺
 
 
 大雪养肺的准则
 动能养肺
 适当运动,可以增进心肺的功能。可根据自身条件,不同的人群可选择合适的运动,以激发锻炼人体的御寒能力,预防感冒的发生。
 
 食能养肺
 
 食能养肺
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,因此可以通过食疗来养肺。
 
 自清代以来,皇亲国戚和达官贵人常以鹿血润肺,益精血,轻身延年,大补虚损。
 
 
 据徐珂《清稗类钞》云:文宗御守时,体多疾,面常黄,医谓鹿血可饮,于是养鹿百数十,日命取血以进。英法联军入京时,咸丰咯疾大作,令取鹿血以供,仓卒不可得,遂崩。
 
 近代,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了鹿血确实具有润肺补气,滋养颜容、治疗贫血,调节免疫,延缓衰老,抗疲劳,改善性功能等多项治疗保健作用。
 
 
 对肺阴亏耗,肺气亏虚,外邪犯内等引起的咳喘,胸痛,咯痰,咯血,肺炎等症都有效果。
 
 
气能养肺
 肺本性喜清肃而恶燥邪,所以要想使肺保持健康,就要保持吸入空气的洁净且有一定湿度,吸烟的人要戒烟,不要在人多空气污浊的地方多做逗留。
 
 
 有条件的话可以经常到草木茂盛、空气新鲜的地方,做做深呼吸。在室内,可选择合适的空气净化器净化湿润空气。
 
 
志能养肺
 肺属金,在志为悲。因而在秋天常有“悲秋”之说。情志的悲伤容易损伤肺脉,而肺病患者也容易悲伤。
 
 
 心属火,笑为心声,常常开怀大笑能克制肺金的悲忧。同时增大肺活量,有助于宣发肺气,有利于人体气机的升降。
 
 
 
大雪养生九大原则
 1、保暖护阳气
 冬属阴,以固护阴精为本,宜少泄津液。故冬“去寒就温”,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。
 
 但不可暴暖,尤忌厚衣重裘,向火醉酒,烘烤腹背,暴暖大汗。
 
 
 大雪节气的特点是干燥,空气湿度很低。此外,衣服要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,宜保暖贴身,不使皮肤开泄汗出,保护阳气免受侵夺。
 
 夜晚的温度会更低,夜卧时要加多衣被,使四肢暖和,气血流畅,这样则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,如感冒、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脑血栓形成等。
 
 
2、起居宜早眠早起
 冬日阳气肃杀,夜间尤甚,要“早卧迟起”。早睡以养阳气,迟起以固阴精。
 
 大雪时节,万物潜藏,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,在“藏”字上下功夫。
 
 
 起居调养宜早眠早起,并要收敛神气,特别在南方要保持肺气清肃。早晚温差悬殊,老年人要谨慎起居,适当运动,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。
 
 3、养宜适度
 所谓适度,就是要恰到好处。不可太过,不可不及。
 
 若过分谨慎,则会导致调养失度,不知所措。
 
 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,稍有寒暑之异便闭门不出,食之惟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,如此状态,都因养之太过而受到约束,不但有损健康,更无法“尽终天年”。
 
 
4、养勿过偏
 综合调养要适中。有人把“补”当作养,于是饮食强调营养,食必进补;起居强调安逸,静养惟一;此外,还以补益药物为辅助。
 
 虽说食补、药补、静养都在养生范畴之中,但用之太过反而会影响健康。
 
 
 正如有些人食补太过则会出现营养过剩,过分静养只逸不劳则会出现动静失调,若药补太过则会发生阴阳的偏盛偏衰,使机体新陈代谢产生失调而事与愿违。
 
 
5、泡脚按摩
 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,袜子勤洗勤换,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,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。
 
 
 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,活动双脚。此外,选一双舒适、暖和轻便、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。
 
 
6、要多喝水
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,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,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。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~3000毫升。
 
 7、保持精神良好
 
 7、保持精神良好
 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。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,如慢跑、跳舞、滑冰、打球等,都是消除冬季烦闷,保养精神的良药。
 
 8、通风健脑
 
 8、通风健脑
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,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,以清洁空气,健脑提神。
 
 9、喝粥调养
 
 9、喝粥调养
 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。营养专家提倡,晨起服热粥,晚餐宜节食,以养胃气。
 
 特别是羊肉粥、糯米红枣百合粥、八宝粥、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。
 
